规则131 如果发生迁移,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使平民居民能在满意的住宿、卫生、健康、安全和营养以及同一家庭成员不相分离的条件下被收留。第2卷,第38章,C节
国家实践将此规则确定为一条可适用于国际性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习惯国际法规范。该规则是对流离失所平民有获得与其他平民同等保护权利(包括第32章中规定之基本保证)的补充。
《日内瓦第四公约》规定,占领国因平民安全或因迫切的军事理由而实施的撤离“应尽最大可行的限度,保证供给适当设备以收容被保护人,该项移动应在卫生、保健、安全及营养之满足的条件下执行,并应保证同一家庭之人不相分离”。
[1]许多军事手册都重申了这一规则。
[2]在1948年的“克虏伯案”(
Krupp case)中,美国设在纽伦堡的军事法庭采纳了菲利普法官在1947年的“米尔希案”(
Milch case)的附和意见中所发表的观点。根据该观点,出现非法的移送行为的情形之一是:
发生了不顾一般承认的福利和人道标准的情况……对《管制理事会第10号法》的相关部分进行详细研究就会发现,它强化了上述观点,即:只要移送是以不人道或非法的方式进行的……,移送就构成犯罪。
[3] 《第二附加议定书》规定,如果出于有关平民的安全或迫切的军事理由而命令平民居民迁移,“则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使平民居民能在满意的住宿、卫生、健康、安全和营养的条件下被收留”。
[4]此外,《第二附加议定书》还规定,“应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以便利暂时离散的家庭团聚”。
[5]在波黑、莫桑比克与苏丹境内发生的武装冲突中,冲突双方缔结的协议也都规定了要求在实施迁移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平民居民的规则。
[6]一些可适用或已经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军事手册也规定了这一规则。
[7]该规则还在国内立法中有所规定,特别是在哥伦比亚、克罗地亚和格鲁吉亚关于失踪人员的立法中。
[8]1996年,哥伦比亚宪法法院认为,失踪人员有权获得人道援助并受到国家的保护。
[9]一些正式声明和涉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其它实践也支持此项规则。
[10]无论是在国际性武装冲突抑或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方面,均未发现相反的正式实践。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在国际性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均应遵守此规则。
[11]《国内流离失所问题指导原则》要求主管当局必须向国内流离失所者提供、并确保他们安全地获得不可缺少的食物和饮水、基本宿处住房、适当的衣着以及不可缺少的医疗服务和卫生条件。
[12]历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通过了一些强调该规则重要性的决议。
[13]1999年,第27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通过的《2000年—2003年行动计划》规定,武装冲突各方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发生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向此类流离失所者提供“适当援助”。
[14]《日内瓦第四公约》规定,凡实行此种移送或撤退之占领国,应尽最大可行的限度,保证同一家庭之人不相分离。
[15]在其它一些条约中,也规定了维持难民与流离失所者家庭团聚的原则。
[16]该义务还规定在许多军事手册中。
[17]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在流离失所期间,尊重家庭团聚是要求尊重家庭生活的一个内容(见规则105)。
关于儿童与父母分离的问题,《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确保不违背儿童父母的意愿使儿童与父母分离”。
[18]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执行委员会敦促各国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儿童和青少年难民与其家人分离。
[19]在联合国秘书长1998年提交的关于援助举目无亲的未成年难民的报告中,秘书长认为,譬如在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和科索沃省的危机中,逃离战争区的儿童非自愿地与家人失散,它还促请各国支助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措施。
[20] 在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所通过的两个决议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第25届国际大会在一份关于在武装冲突中保护儿童的决议中提到了《日内瓦公约》及其两个《附加议定书》,并建议“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维护家庭团聚”。
[21]第26届国际大会在一份关于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平民居民的决议中,要求“所有武装冲突各方避免采取任何旨在或可能导致以违反国际人道法的方式造成家庭分离的行动”。
[22] 一些条约和其它文件指出,在向流离失所者提供保护和援助方面,冲突各方必须考虑每个人的情况。因此,必须考虑儿童(尤其是举目无亲的儿童)、孕妇和正在哺乳之妇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特殊要求。
[23]这项要求还得到了各种军事手册、立法和正式声明的认可。
[24]此外,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的实践也对此提供了支持。
[25] 实践强调指出,照顾国内流离失所者的首要责任在于相关政府。
[26]然而,由于政府通常不能控制流离失所者所在区域,因此,其责任包括允许向国内流离失所者自由提供人道援助的义务(另见规则55)。涉及国际性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实践,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实践,都证明可以寻求国际社会的援助,尤其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寻求援助。
[27] 该实践表明,即便流离失所是违法的,国际社会提供援助也不是非法的。此观点也得到了《国内流离失所问题指导原则》的支持。
[28]